top of page
singing bowl cert course jan 2024 blog post banner.png

不一定需要強烈運動才能夠擁有體適能!



疫情過後,普遍市民都比以往更重視身體健康,除了注重飲食和休息外,愈來愈多人追求「體適能」(Physical Fitness)的概念。將「體適能」三個字簡單拆解,分別可指「身體」或「體能」、「適應」或「適當」,以及「能力」,即是身體適應外界環境和日常活動的能力,那麼到底怎樣才能擁有良好的「體適能」呢?


一、定義和解釋

「體適能」有兩種,分為「健康體適能」(Health-related Physical Fitness)及「競技體適能」(Sports-related Physical Fitness)。「健康體適能」的目的是打造健康的身體和建立優質的生活,五項要素包括:肌力、肌耐力、心肺耐力、柔軟度及身體組成。肌力指肌肉或肌群的最大力量,也泛指你拿起重物的能力;肌耐力指肌肉或肌群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的次數;心肺耐力指身體氧氣供輸系統的能力,同時指心臟、循環系統以及呼吸系統的能力;柔軟度指關節可活動的最大範圍和肌腱與韌帶的伸展性;身體組成包括脂肪百分比、腰臀比例、身高體重指數(BMI)等。


「競技體適能」的目的則是在競技比賽中贏得獎盃和榮譽,要達致「競技體適能」,除了包含「健康體適能」的各項要素外,還講求身體的敏捷、平衡、速度、力量、協調等。下文將集中討論「健康體適能」。


二、「健康體適能」的益處

擁有良好的「健康體適能」能為我們帶來種種益處。在身體層面,可以增加我們的能量、改善代謝和身體功能;在心理層面,過去已有不少科學證明運動有助我們減輕壓力、提振情緒和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;在社交層面,不少運動都需要團體合作,定期進行這些運動還可以增加我們的社交機會、改善人際關係。


三、達成「健康體適能」的方法

以下三種鍛鍊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「健康體適能」水平,包括:進行有氧運動,有氧運動由有節奏的重複性動作組合而成,以大肌肉活動為主,如跑步、游泳或騎自行車等;進行力量訓練,如舉重或體操,可以促進神經及肌肉系統的協調、結實肌肉及強化關節;進行靈活性訓練,如瑜伽或伸展運動,以改善身體的柔軟度,增加靈活性。


對於不常做運動的人來說,擁有良好的「體適能」聽起來好像很辛苦、困難,但只要我們由淺開始,一步一步堅持下去,漸進式地加強訓練,同時配合適當的飲食和休息,勞逸結合,擁有良好的「體適能」並不是夢,希望大家都能學以致用,從今日起打造健康的身體!



參考資料:


康樂及文化事務署:體適能概念


0 則留言

​最新活動及課程推介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