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singing bowl cert course jan 2024 blog post banner.png

強迫症有甚麼特徵?關注強迫症的成因及治療


強迫症有甚麼特徵?關注強迫症的成因及治療
From Unsplash

強迫症有別於其他精神障礙,給大眾的印象並不太嚴重和嚴肅,反而在影視、媒體、網絡世界上成為一個逗趣的話題。有些人明明沒有強迫症,卻把自己某些較特別的習慣特徵稱為強迫症。然而,現實中的強迫症可以非常嚴重,患者承受的焦慮、恐懼、無助也遠非我們所能想像的立即閱讀了解強迫症特徵、成因及治療方式。


一、強迫症特徵

強迫症是一種精神障礙,主要症狀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,患者重複出現某些有違本身意願的思維方式和意志行為,盡管明知強迫症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,並盡力地進行抵制,但仍難以擺脫焦慮,長期受到困擾。

強迫症的特症
強迫症的特症

強迫行為可謂千奇百怪,常見的強迫行為包括強迫檢查、強迫清潔等,例如出門前反覆檢查門窗是否已經鎖好、數錢時總是一遍又一遍數是否數對了、不斷洗手至破皮仍繼續洗等。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強迫行為,強迫症與正常人最大的不同在於,患者的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是對立的。儘管明知強迫症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,患者仍然無法抵制強迫行為,這種行為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,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困擾。


二、強迫症的成因

強迫症成因有很多種,主要包括生物因素、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三方面。


生物因素方面,包括遺傳和神經遞質功能失調、腦結構和功能異常等。


心理因素方面,不同心理治療流派都有著不同的解釋,如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強迫症是個體對性本能、攻擊本能衝動的自我壓抑;行為學派認為患者將焦慮與某一特定的心理事件聯繫起來,並以某些儀式行為來緩解焦慮,這種行為不斷被強化後便導致強迫症出現;認知學派則認為強迫症患者患有認知失調,過分在意正常人並不在意的資訊,反覆思考令焦慮增加,最後導致惡性循環。


其他因素例如壓力、創傷、家庭教育方式等都可能誘發強迫症發生。


三、強迫症的治療

由於強迫行為通常與某種焦慮症狀相關,例如害怕感染、害怕被污染、害怕受到傷害等。因此,治療強迫症的過程除了要緩解強迫症狀外,還要解決焦慮問題,幫助患者擺脫焦慮和恐懼,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

強迫症的治療主要分為心理和藥物治療。


心理治療的療法有好幾種,其中最常見的是認知行為療法。認知行為療法主張矯正行為與矯正認知相結合,從患者的認知角度出發,通過分析患者內心對自己及周圍事物的看法,指出其中與一般現實存在差距的觀念,通過在實踐中檢驗來改變極端信念,糾正錯誤認知,使患者發現問題並積極解決,從而改善患者的強迫行為。


以下是認知行為治療強迫症的常見步驟:

  1. 評估:評估患者的症狀和強迫行為,以確定治療計劃和目標。

  2. 教育:向患者介紹強迫症及其治療方法,幫助其了解治療的過程和作用。

  3. 設定目標:與患者一起設定治療目標,例如減少強迫行為和焦慮等。

  4. 認知重構:幫助患者改變負面或不合理的思維模式和信念,以減少焦慮和強迫行為。

  5. 行為實驗:通過實踐和評估特定的行為,例如減少檢查行為的次數,來減少焦慮和強迫行為。

  6. 暴露治療:幫助患者學習面對和處理焦慮和強迫行為。

  7. 維持治療:幫助患者維持治療效果,例如繼續練習減少強迫行為和應對焦慮的方法。


藥物治療方面,強迫症治療最有效的藥物為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(SSRI),當患者出現嚴重焦慮的問題時,也可服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。不過所有藥物都有副作用,必須在醫生處方下服用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參考資料:

方紅:《強迫,你好》,台灣:中華聯創,2017年。

黃政昌、湯華盛:《薛西佛斯也瘋狂:強迫症的案例與分析 II》,台灣:張老師文化,2010年。

​最新活動及課程推介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bottom of page